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2025年10月30日06:21 来源:经济报记者 马春阳
在10月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发挥投贷综合改革引领作用,推动“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介绍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当前,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创新盛行,无论是金融端还是投资端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新的要求。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的预期。 “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市场体系的广度和适应性,抓住机遇,提高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更好地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吴庆在会上表示,更好地支撑创新资本的形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和新业态往往需要高投入、高风险、长盈利周期,需要更耐心的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普惠的金融环境。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适应性改革,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创新领域集聚,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吴庆表示,要深化行业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广度和范围。 “今年6月,我们公布了科创委‘1+6’政策措施,在各方努力下,科创委创新成长层将成为首批新注册企业挂牌上市的举措。引入试点、高水平专业机构投资者初评等工作已落地,改革成效正在加速显现。 ”吴庆说。6月18日,证监会公布科创委“1+6”政策:《关于在科创委设立科创成长层提高制度综合性和适应性的意见》。华夏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徐猛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进一步优化了上市标准,畅通了优质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市场层面充实了科技创新委员会,审查效率和透明度也大大提高。o表示,创业板将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建立符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点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金融服务。完善新三板差异化上市、披露和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联动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家策略师李秋锁表示,近年来,随着多层次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耐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刚刚成立的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化了一系列支持推动“1+6”等政策落地,改革成效有望加速显现。创业板改革有望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作用,多田辉表示,科创委将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将服务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北交所将打造龙头地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新三委将更好地发挥培育和推动职能,区域股市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上市标准生成机。我相信我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这种差异化的设计打破了“单一上市标准”的束缚,提供了从小型专业企业到硬技术领先的全周期资本覆盖呃。开放不断扩大 世纪变迁加速,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重构,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资产配置的稳健性和平衡性日益成为风险重新定价和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的趋势有增无减。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价值不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吴庆介绍。吴庆在会上表示,要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大高水平制度开放。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力求在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方面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区主管董明表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不断完善,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激发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热情。合格外国投资者制度是日本资本市场最早引入的开放制度之一,自2002年设立以来总体保持稳定运行,是外国投资者在日本投资的综合性资产配置渠道。投资中国,为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合格境外投资者913家,包括外资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政府投资机构、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国际组织等各类投资者,境内资产超过万亿元。 《方案》包括优化准入管理的措施,包括“高效完成”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查和开户工作、实行外资配额准入“绿色通道”等,将于27日同时启动实施。田立辉认为,这将进一步精简、简化、整合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和开户等各项事项的办理,积极缩短境外投资者开户时间。缩短投资资格申请时限,简化市场准入流程,降低境外投资运营成本,鼓励中长期基金等各类境外专业机构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吴庆还表示,将着力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高境外上市申请质量和效率,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推动形成境内外协调发展、开放安全良性互动的新格局。谈及影响,李秋雄表示,《方案》的公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资产的全球吸引力,吸引外资配额和长期投资进入市场,实现开放发展双向赋能、加强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优势互补。提高投资者保护质量和效率投资者是市场的基础,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 “筑牢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的防线,大力提高投资者维权质量和效率。”吴庆表示,要防范风险,强化风险防范和应对“四初能力”,加强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市场稳定长效机制,防止市场大幅波动。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威慑力度,严厉打击金融诈骗、操纵市场、操纵市场等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利用内幕信息。聚焦痛点,持续增强投资者信心。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加强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提高行业组织客户服务水平,推动建立各类证券期货纠纷解决机制等中小投资者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了23条具体措施,不断筑牢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在田立辉看来,这23条措施的核心是构建“全流程安全网”。发行方将强化中介机构责任退市方建立补偿机制,交易方营造公平交易的制度环境,形成“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恢复”的完整链条。尤其是争议解决和罚款赔偿等多项联动机制,将使投资者权益保护从“耗时、耗力”转变为“高效、便捷”。这不仅会直接增加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倒逼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履行义务,从根本上清理市场生态。吴庆进一步表示,证监会将围绕防范风险、强化监管、推动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更加注重贡献新生产力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基础。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编辑:富忠明)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