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聚焦,多措并举稳外贸。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韩宇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财政政策展望部分建议“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并明确“切实帮助企业稳订单、转内销、拓市场、保经营、解决实际问题”。记者指出,财政对外贸的支持依然强劲。报道称,国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口退税金额1.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22亿元,有力支撑了外贸出口。多个领域也在积极努力地区。比如,今年,天津市财政局加大了对国内外展会的政治支持力度,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海外扩张。包括优化境内外办展政策,提高支持力度和支持额度,利用中央外经贸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办展的展位费用等。展位支持上限由一般展览15000元、大型展览21000元分别提高到3万元、42000元,其中对天津市商务局组织参加的境外展览给予100%支持。 “地方财政支持外贸的举措,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陕西继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又如,今年,四川省财政局、四川省商务局正式推出“天府外贸融资”。重点支持资金实力雄厚但住房贷款不足、经营风险较高、以销为主的一般贸易企业、加工商业企业、跨境电商等以低存款、低成本获得信贷的中小外贸企业。四川省财政局将对获得“天府外贸贷”支持并实际支付利息的企业按贷款金额1.5%的年利率给予贴息。 “国外在支持贸易发展方面,各项区域财政政策措施表现出显着的精准性”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稳住外贸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这样表示。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东方金城研发部执行总监冯林告诉记者,今年四季度的稳外贸政策还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主要包括积极刺激消费、增加有效投资需求、着力扩大内需、通过支持出口企业拓展国内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措施,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定向支持,重点是金融支持,对暂时困难的企业,不取消贷款,继续提供,保障合理资金需求。同时,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范围,加强对各地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朱华利认为,未来可进一步加强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将继续鼓励保险公司加强承保支持针对专业化、新型“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企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产业链承保范围,帮助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地方金融对外贸发展的支持仍可以更加精准、协调、可持续。既要通过短期政策支持稳定企业预期,又要通过长效机制培育核心竞争力。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创新与国际规则的衔接,推动外贸不断转型。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宋向清说。
(编辑:何欣)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